中建观玥名邸(售楼处)首页网-2025-中建观玥名邸营销中心(售楼处中心)中建观玥名邸欢迎您-周边环境-户型-价格-地址-楼盘详情-户型配套-售楼处电话-容积率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中建观玥名邸售楼中心电话☎:400-8360-061【营销中心已认证】✅
中建观玥坐落于光明区政府东南侧,光侨路与观光路交汇处,邻近地铁13号线德雅路站,除了有全区TOP级的市政配套,还有稀缺的生态资源。
这里集萃极具成熟的全场景生活配套,绝对是引领光明乃至深圳新一代人居的品质力作!
这里有 便捷高效的生活主场
项目地理位置优越,路网四通八达,出门就是光侨路与观光路,自驾上龙大、南光、外环高速可以快速抵达深圳各区中心;
距离地铁13号线德雅路站(在建)约400米,7站可直达南山。
这里有 逛不完的缤纷商业
项目坐享光明中芯成熟商圈,自带部分商业,周边2km内有蓝鲸世界、万达广场、N次方等高端商圈齐聚,片区规划打造约66万㎡高铁商圈,举步一城繁华。
这里有 家长省心的教育氛围
项目配建一所6班公立幼儿园、一路之隔即深实验光明科林学校,周边南科大凤凰学校、光明外国语学校3大名校环绕,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。
以及安心的医疗保障和公园氧吧
医疗方面,周边囊括3家三甲医院,深圳中医院(光明院区)、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优渥医疗资源。
光明大大小小的公园数不胜数,仅项目周边就分布着虹桥公园、新城公园、明心园和百花园等市政公园,鲜氧绿意举步即达。
除了有全场景的生活配套,还具有一定的产品优势。
中建观玥不同于那些矗立云霄的40多层超高层建筑,它以33层的适中高度,巧妙地平衡了视野与亲地感。以高绿化率为特色,绿化率达到了35.1%,为居民营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。
在设计上,项目引入公建立面元素,打造大气精工、尊贵典雅的标杆立面形象。采用现代精奢风格打造项目景观大门,从景观大门、风雨连廊、园林、架空层、大堂多重细节营造5重归家礼序;
精心打造自然聚场、立体花园、奢享会客、静谧水庭等多重主题互动式/立体景观园林,融情自然,精细营造多元社交休闲场域。
在产品方面,打造建面约80-110㎡ 超高得房率的3-4房产品,有多面宽、大阳台等户型优势;以及配置全屋中央空调,品质交付。
建面约80㎡ 3房2卫
建面约89㎡ 3房2卫
建面约110㎡ 4房2卫
免责声明:
本宣传资料所有文字、数据、图片及所标尺寸等仅为本项目建设区域设计效果的表达和示意,为邀约邀请,不构成要约内容,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、规定及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,一切有关房屋的具体信息以书面合同及政府最终。
①2025年城市更新政策出炉,中央财政将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,西部地区最高可获12亿补助;
②这意味着,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速,将急难愁盼的公共设施短板补上,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补短板后,将带动数万亿的市场投资和消费。
财联社4月8日(记者 李洁)作为提升城市品质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,与城市更新相关举措,传来重磅利好消息。
4月8日,财政部办公厅、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》。 通知明确,中央财政继续支持部分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,推动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,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,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,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由“有没有”向“好不好”转变,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关于补助标准,中央财政将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。
其中,东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8亿元,中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0亿元,西部地区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,直辖市每个城市补助总额不超过12亿元。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年拨付到位。
“自2024年以来,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予定额补助。2025年再次补助,体现了财政对城市更新的重点保障。”中指院研究总监吴建钦向记者表示。
事实上,自2020年首次写入"十四五"规划后,城市更新从地方探索上升为中央层面重要举措。
“由于地方资金短缺,加上专项债资金平衡的硬性要求,以及地方各部门协作存在障碍,导致这项工作进展低于预期。”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记者,基于老百姓急难愁盼的紧迫性,以及管网管廊存在风险隐患,加上十四五以来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时期,这项工作迫切需要加快。
为打破这一困境,2024年成为城市更新行动一个重要转折点。财政部、住建部联合决定从2024年开始,中央财政采取创新方式方法,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,即通过竞争性选拔,确定部分基础条件好、积极性高、特色突出的城市开展典型示范,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。中央财政对示范城市,给予定额补助。
分析人士指出,2025年最新政策在2024年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升级,扩大示范城市范围、细化资金使用方向,并首次将机制建设纳入补助范围,旨在破解地方资金短缺、审批效率低下等瓶颈问题。
吴建钦指出,2025年政策补助标准延续区域差异化,但更聚焦老城区,补助标准额度未发生变化,继续体现了对中西部及超大特大城市的倾斜支持。从城市内部来看,2025年要求新增项目具体实施范围需集中在城市老城区。
同时,支持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宽。2025年除继续重点支持地下管网更新、污水管网“厂网一体”建设,还加强了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,注重向提振消费方面发力。
示范城市评选范围的扩大,也是2025年政策的一大亮点。2024年城市更新示范工作刚刚起步,评选范围相对较窄,首批仅15个示范城市,且优先覆盖超大特大城市及长江经济带沿线,2025年范围扩展至“大城市及以上城市”,评选不超过20个,新增黄河、珠江流域重点城市。
“与2024年相比,2025年城市更新补助政策最大的不同在于,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向的拓展。2025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城市更新的样板项目建设和机制建设2个方向,除样板项目,中央资金可用于项目储备和生成机制、资金安排和筹措机制、用地保障和审批机制三类机制建立过程中的相关支出。”吴建钦称。
根据此次通知工作部署,各地力争通过3年探索,推动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,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,老旧片区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